鸟类的益害往往是相对而言的,一方面,鸟类是消灭害虫和草籽的高手,因此被称为人类的朋友和害虫的天敌。但另一方面,在谷物种子时期和果园果实成熟期,鸟害却能造成粮食减产、水果品质降低的严重危害。
在德国,某些葡萄园由椋鸟造成的损失可达80%,而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每年因鸟害造成的农业经济损失为300万~400万美元。在中国的玉米种植区,鸟类喜欢翻食刚播种的玉米种子,甚至已经出苗的玉米也能被连根拔出,受害严重的田块因为鸟害造成的缺苗率可高达50%以上。果园的受害情况也不容忽视,近成熟期时,香甜的果实气味增加了对鸟的诱惑,被啄食的部位会变黑腐蚀,果实伤痕累累,失去商业价值,而飞鸟往往成群结队而来,造成残果遍地,如同刚经过了一场暴风雨。
因为亦敌亦友的关系,人类自开始农业耕作以来,一直保持一个共识,就是驱鸟而不灭鸟。如果在保护种子和果实的同时,也保护了鸟类不受伤害,那么在需要的时候,农民也将从鸟类对害虫杂草的自然控制中获益,保持田间平衡。
在保护鸟类的前提下,综合运用视觉、听觉、嗅觉等方法,提前防止或减轻鸟类在田间的活动是预防田间鸟害最根本措施。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驱鸟的手段也越来越高明。
流传最悠久和最广泛的典型手段是稻草人,至今依然在田间应用,还有依此衍生出的假人、假鹰或画有天敌图形的气球、反光板、以及随着春风发出哗啦哗啦响声的闪光带等。但现在鸟类也越来越聪明了,很容易识破人类的计谋,视觉方法往往只能短期内防止害鸟入侵。
这是制造惊吓声音驱赶鸟类的方法,包括用专用音响播放鸟的惨叫声、天敌的叫声及燃放丙烷炮、信号枪、鞭炮等。有些甚至加入了超声波、次声波等手段。但时间一长,鸟类依然会产生适应性。
通过产生令鸟类厌恶的气味,使鸟类将此种子或果实从自己的食物选择中剔除,从而驱赶鸟类。但此方法的缺点在于如果采用化学药剂,可能对鸟类造成伤害,也会对土地造成污染残留。
近日,科迪华宣布其与合作伙伴Eden Research公司共同开发的一款符合可持续农业标准的种子处理新品Ecovelex™已正式推进商业应用。Ecovelex™通过影响鸟类的嗅觉系统发挥作用,利用气味驱离鸟类不食用该种子。
由于该产品是以从植物中萃取的化学元素为基础,可以在保障种子安全无损的情况下,不对鸟类的健康产生伤害,鸟类可以自由地寻找其他食物来源。
这一新品的问世为农民提供了一个有效和安全的新替代选择,同时,由于运用植物化学,该产品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性方面迈出了一大步,将助力农民满足消费者对更可持续的农业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