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正处于一场技术革命之中,2024年开始,四项数字智能技术将进一步融入传统农业。
无人机技术越来越“接地气”。与前辈相比,如今的无人机已经配备了摄像头、传感器和喷雾系统,不仅可以部署它们执行各种农业任务,包括田间监测、作物监测以及化肥或农药的施用,而且效率很高,可以高速喷洒大片区域,甚至每小时可达15英亩。
美国、巴西和以色列等国家使用无人机授粉的果园案例,有的将产量提高高达60%。
虽然初始投资可能比较大,但无人机可以实现更及时、更有针对性的干预,降低种植成本并提高产量。未来,通过与集群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进一步整合,多个自动驾驶无人机组在田地中实时协同工作的情景已不再遥远。
机器人现在不仅可以帮助收割、除草和种植农作物,还可以管理牲畜。收割机器人配备了视觉系统,可以识别成熟的果实并在不造成损坏的情况下收获它们。自动化拖拉机甚至可以通过提前设定的程序来犁地和播种,从而帮助农民可以远程监控多台机器,减少了体力劳动并提高田间效率。
在英国,一个小型机器人公司为农民提供了一款农业科技机器人,据称已经可以将大面积作物的除草剂用量减少约77%,肥料用量减少15%。安装一系列自主农业机器人正在成为许多已经布置了数字管理系统的大型农场的下一步计划。
农业机器人市场预计到2030 年将达到830亿美元,年复合年增长率达33%。
为了优化每株植物或每平方英尺的农业实践,农民正在对高敏感度的联网传感器产生兴趣,这些传感器可以跟踪不断变化的田间条件、监测作物健康状况,并提供非常高精度的数据。农民不仅可以通过它们测量土壤湿度来优化灌溉,还可以更准确地识别作物中潜在的疾病或营养缺乏以调整药剂用量。
根据麦肯锡公司最近的一项调查,目前这些传感器的采用率仍然很低,仅为15%。这是因为管理大量数据的复杂性、网络安全问题、连接问题和成本令一些农民望而却步。但随着更前沿技术的传感系统产品进入市场以及更多农场部署了5G网络,这一技术对农民的回报是显而易见的。全球农业传感器市场预计从2024年到2028年将翻一番,达到37.9亿美元。
人工智能 (AI)正在帮助农民做出有根有据的、更明智的作物管理决策。
人工智能模型可以分析大量数据集,例如智能传感器生成的数据集。它们可以帮助管理甚至预测天气条件和土壤质量对作物健康的影响。例如,生物多样性联盟和国际热带农业中心 (CIAT) 创建了一个人工智能工具,可以根据天气、土壤、作物类型以及播种时间表来估计玉米和小麦的产量,还推出了一款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帮助农民识别香蕉主要病虫害中90%的早期迹象。同样,科迪华农业科技也在非洲和中东推出过一款智能手机应用程序 FarmFundi,为当地的农民提供病虫害数字识别指南。
虽然在处理以前从未遇到过的问题方面,人工智能无法与人脑相媲美,农业中也存在很多复杂的问题,但人工智能对可持续农业的推动助力不可忽视。